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

    谢思怡;郭国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这一思想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战略要求,与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其所蕴含的科学理论内涵和思想精髓是筑牢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防线,增强其志气、骨气、底气的价值引领、理论依据和现实理据。以新的文化使命为增长青年志气锚定航向,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锤炼青年骨气提神振气,以文化自信为增强青年底气培根固本,可以汇聚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磅礴伟力。通过坚守党的文化领导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历史自信的路径方式,可以全面锻造当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促进其成长成才,使之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03期 v.43;No.20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 新时代统战话语表达的四维创新及其价值实现

    俞红秀;黄雪英;林妹珍;

    新时代统战话语表达面临诸多挑战。基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从理念、内容、风格、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新时代统战话语表达进行创新性建构:理念维度强调“两个构建”“两个共同体”及“大统战”思想,凝聚共识;内容维度展现不同阶层话语的多样性,丰富内涵;风格维度彰显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特色;方式维度突出运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等。统战话语表达的四维创新,旨在构建完善且高效的统战话语体系,推动统战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2025年03期 v.43;No.204 8-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 共产党人的“君子”境界: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与综合素养

    尤芳;

    从古代的“仁”“智”“勇”到新时代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高度契合的价值取向;从古代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新时代的“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一脉相承的精神风貌;从古代的“君子不器”到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遥相呼应的综合素养。君子理想追求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上的高度契合,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为人处世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5年03期 v.43;No.204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马克思主义在闽西的早期传播——以《岩声》为考察中心

    陈娇云;

    作为五四运动后闽西较早的进步刊物,《岩声》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岩声》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与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剖析社会现实,还表现出大众化表达方式、对比批判色彩、现实和动员意识的文本特征,有助于创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方语境;促使马克思主义为民众所认同和接受,激发其革命热情;锻造革命人才,推动革命组织发展。虽然在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上存在一定历史局限,但客观上看,《岩声》的出版发行成为闽西革命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3期 v.43;No.204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客家研究

  • 1926年台湾乡镇汀州客家人比率分析及日本人调查之误

    张正田;

    对比1926年日本在台殖民时期《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资料与当代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该调查对台湾汀州客家人的统计存在显著误差。在部分台湾乡镇,尤其是中南部地区,调查中汀州客家人占比超5%的结果与实际不符。这种误差或源于日本调查者难以区分闽西与粤东客家话的细微差异,相较其对闽南人厦、漳、泉来源的相对准确调查,反映出该调查在客家群体识别上的局限性。

    2025年03期 v.43;No.204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标准语·方言·文字

  • 论碑刻“善政”类对举典故词语的典源、典义与典形

    官忠美;何山;

    碑刻“善政”类对举典故词语是指前后文句相对仗的同源或异源“善政”义典故词语。受对举格式制约,此类词语的典义与典形有多种变化,其源、形、义之间也存在复杂关系,学界尚未对这类典故词语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碑刻“善政”类对举典故词语为研究对象,考察对举格式制约和影响典义、典形的具体表现,重点分析制约机制背后的动因,从而为运用对举格式考释碑刻典故词语提供思路,亦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借鉴与语料实例。

    2025年03期 v.43;No.204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两岸通用量词“个”之语言使用差异及融合研究

    芮晶莹;孙嘉尉;

    两岸汉语母语者在“个”与名词搭配的用法上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台湾地区的汉语母语者在有关职业称谓词前的量词选择等方面上存在更为明显的泛化现象;两岸汉语学习者因语言环境的不同在量词“个”及其近义量词的辨析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有关职业称谓词前的量词选择和巨大数量前的量词选择等用法的区分上,台湾地区汉语学习者的表现相对较弱。受熟悉效应理论影响,两岸学习者对于量词“个”的使用与两岸母语者的语言使用存在密切相关性,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语言融合特征。

    2025年03期 v.43;No.204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漳州方言的基础元音格局研究

    郑弘悦;卢小群;

    运用实验语言学的方法,对漳州市城关区老派、新派发音人的基础元音进行声学分析,确定漳州方言的基础元音格局,并与普通话元音格局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漳州方言的基础元音格局整体三角形分布区域较大,元音于高、中、低三个位置皆有分布,且各元音分布状况相对均匀;与普通话相比,漳州方言的基础元音[ο]和[?]表现出合流的倾向。

    2025年03期 v.43;No.204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文学·艺术

  • 知音相契,同源共辉——林占梅与林豪的诗歌交游

    吴菲;

    林占梅为台湾清道咸同时期诗人,著有《潜园琴余草》。林豪是同期流寓诗人,为潜园座上宾,与林占梅相交甚笃。两人互为诗歌酬唱,留下不少诗篇:从初识的互赏,到潜园中酬唱,到共记时疫,到离别的难舍。从两人的诗歌交游,可一窥清代台湾的文人交往图景,当时文人对于文学后辈的培养和对于时代及社会的反思,以及清台湾文学与大陆同根同源、交相辉映的关系。

    2025年03期 v.43;No.204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妈祖形象及文化内涵解读

    陈高;卓凡;

    《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以传统绘画艺术再现妈祖形象及其故事,包括以宋代民间年轻女子为特征的朴素渔女形象和以身着龙凤纹饰华服、青圭蔽珠旒等符号为特征的威严天妃形象。从艺术学角度对《天后圣母事迹图志》的绘画内容、形式语言和艺术特点展开分析,揭示图像背后蕴含妈祖飞升之前渔女形象与飞升之后天后形象的人格属性和神格属性要点,以及更深层次的信仰与文化、儒释道观念、人伦教化等功能的指向和转换,探寻《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所蕴含超越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2025年03期 v.43;No.20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经济·管理

  • 高新技术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研究

    隆毅;刘敏榕;

    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中发挥显著引领作用,其专利培育的战略性和创新性显著优于普通企业。从法律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四个范畴出发,凸显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战略价值和技术创新性,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关键要素理论模型。提出技术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市场保障机制和战略保障机制,打造自主专利科研技术体系,助力市场战略性高效运营。进而探寻出高新技术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前瞻式引领专利标准化,助力研发团队梯度建设;制定专利创新优先战略,筑牢核心专利法律壁垒;关注专利价值时空异质性,平衡经济利润与市场规模;精准分析专利信息反馈,构建高价值子母权利主体。

    2025年03期 v.43;No.204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 新时代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探究——以J省为例

    俞云霞;

    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一项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是执行这一制度的中坚力量。当前省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在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组织机构保障不足、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科学研究水平亟待提升以及专业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以J省教育考试院为例,结合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提出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完善测评反馈机制、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以及健全激励考评机制等措施,以期为省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204 86-9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咸宁青砖茶商贸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路径研究

    占柳;

    青砖茶起源于湖北咸宁,其技艺传承已经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边销茶的特色产品,其商贸体系与古代中原地区与边疆民族地区茶马贸易高度相关,成熟于明清晋商主导的边茶贸易,是古代万里茶道的核心商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围绕青砖茶贸易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兼具边疆治理、经济辐射与文化交融价值。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系统地梳理以羊楼洞为核心的青砖茶商贸文化遗产,发现咸宁青砖茶非遗传承面临“金字塔式断层”,且产业化利用存在“文化资源离散化”问题。基于此,提出以“多维度协同保护框架”整合技艺、商贸与民俗资源,并通过“三茶融合”模式推动产业生态重构,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v.43;No.204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党建·思政

  • 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的融合式路径探赜

    高洁;陈燕萍;

    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以调动多主体、链接多领域、协同多维度的融合式路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是新时代发挥组织功能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强化组织功能历史经验的继承发展,也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立足影响组织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探索构建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的“五融”路径,以目标融合推进政治认同、以力量融合实现个体激活、以机制融合达成同频共振、以资源融合促成优势互补、以技能融合生成组织赋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有形有魂有效覆盖,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制胜优势。

    2025年03期 v.43;No.204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谷文昌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周锦红;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谷文昌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他在乡村治理具体实践中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包括“尊民为师、依靠群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善于观察、找准问题”“系统观念、示范推进”等等,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5年03期 v.43;No.204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高等教育

  • 师范认证背景下师德法规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以龙岩学院为例

    章凯;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存在的目标偏离认证标准、教学与实践脱节、评价机制单一及思政融入碎片化等结构性矛盾,以龙岩学院为例,构建“目标重构—方法创新—评价闭环—思政融合”四位一体的系统改革框架。基于认证标准中“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会反思”的毕业要求,以能力导向重新确定课程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转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量化数据监测课程目标达成度,依托递进式思政融入模型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塑造的深度耦合。经过改革实践,验证了该框架对师范生职业道德内化与法律素养提升的有效性。

    2025年03期 v.43;No.204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 西贝尔练声曲在古谱诗词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祖顺;李婧;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古谱诗词专业类和通识类课程在多所高校相继开设,其音域唱腔复杂、节奏节拍多变的艺术特性对学生而言存在学习障碍。练声曲作为连接技术与演唱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发声技巧、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讨西贝尔系列练声曲在高等教育中古谱诗词声乐教学的应用价值,建立发声基础、规范咬字行腔、辅助首调歌唱、形成律动乐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古谱声乐表演技能,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2025年03期 v.43;No.204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漆画《捉迷藏》

    陈璇;

    <正>五月的母亲节是一个为感谢母亲而庆祝的节日,本期刊登两幅以母爱为主题创作的漆画作品。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是中国重要的民族画种,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既是实用装饰品,又是美的艺术形式。作品《捉迷藏》以小游戏捉迷藏为灵感,用夸张的手法将母亲的身体变成孩子的捉迷藏的场所,蛋壳的白与红大漆、金箔构成的漆皱形成画面的形式美语言。

    2025年03期 v.43;No.20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漆画《绽放》

    陈璇;

    <正>《绽放》这幅作品以金箔罩以红紧大漆为画面暖色基调,以母女三人怀抱的形态模拟花朵的绽放形式,形容母爱如绽放的花朵般美丽温馨。

    2025年03期 v.43;No.20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征稿启事

    <正>《龙岩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本科大学学报,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刊号:CN 35-1286/G4,ISSN 1673-4629。主管单位为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为龙岩学院。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录期刊,加入了超星“域出版”平台。本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学报,“客家研究”“标准语·方言·文字”“苏区研究”等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2025年03期 v.43;No.204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