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永明;洪毅强;
AIGC已被广泛用于生成文章、故事、作业与其他类型的书面内容,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学术文章和学生作业存在作弊可能性的担忧。为了应对这一风险,探索针对AIGC生成内容的技术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已开放获取的GPT-2预训练模型权重,在自主构建的数据集上,以滑动窗口方式计算上下文文本困惑度值,用以检测输入文本是否属于AIGC生成内容,并将其应用至学生作业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地区分了AIGC生成内容与学生编写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解决了AIGC引发的抄袭作弊问题。
2025年02期 v.43;No.203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0 ] - 朱雅各;傅涵;张创;张龙;卢国彬;黄理明;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信息化进程中遇到“信息孤岛”、资源管理混乱以及生产排序低效等问题,在粉碎、铸造业务领域引入MES,设计了丰力MES的完整业务流程与功能模块,利用微服务架构可扩展性强和减轻运维负担的特点,针对性选择微服务组件,把微服务应用在制造业MES架构中,同时与ERP和SFC进行系统集成,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排产、生产管理上下游数据协同以及数字化监控。
2025年02期 v.43;No.203 20-2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7 ] - 林润英;陈雪云;施伟平;昝涛;杨志杰;赖日君;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一套烟叶仓库温湿度在线监测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利用智能物联网温湿度传感设备对烟叶仓库及烟叶堆垛内部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采集、智能分析、展示、告警等,并开发微信小程序实时监控,以提升仓管及相关人员人工干预、技术指导工作,提升响应效率,保证烟叶在仓储中的质量。
2025年02期 v.43;No.203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 李登将;张泽均;唐长兵;蒙研;戴璐娜;徐雯;谢坚筱;
为了更好地捕捉垃圾图像中对象的语义特征,提高垃圾图像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的CBAM注意力模型Imp-CBAM。它具有池化核尺寸自适应、梯度计算简单等特点,将其嵌入到EfficientnetV2网络,得到新的垃圾分类网络模型:IC-EfficientnetV2。同时,对垃圾分类数据集T-Garbage中的样本图像进行增广操作,重新制作了55类垃圾分类数据集:T-AugGarbage。在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改进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分别提升了7.2%、8.2%、8.4%、8.5%,参数大小仅提升0.3 M。
2025年02期 v.43;No.203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0 ] - 赖义汉;傅智河;张卫平;
针对传统数字信号发生器电路结构相对复杂,提出一种基于8051 IP核和DDS数字合成器技术,实现频率、波形、幅度等连续可调节的高精度信号发生器。由键盘输入频率值及波形类型,经8051 IP核处理输出频率控制字给DDS模块,读取数据存储器ROM内的波形数据进而实现频率和波形的调节,通过DAC转换器输出模拟信号,在单片的FPGA芯片上实现高精度数字信号发生器,其具有外围电路简单、频率范围宽、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2025年02期 v.43;No.203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7 ] - 薛媛;卢盛荣;曾志宏;孙旭;
为了去除工件表面的加工纹理、点蚀、裂纹等缺陷,提出一种多阶段平面磁力研磨法用于研磨不锈钢SUS304平面工件。利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和白光干涉仪分别对磁力研磨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30 min多阶段平面磁力研磨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由初始的406 nm降至12 nm,工件表面初始存在的缺陷已基本被去除。
2025年02期 v.43;No.203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 许晓勤;王亚军;陶德岌;蒋新奇;赖春山;
为了直观模拟旋风气水分离器内流场并评估分离性能,以伊普思实业有限公司旋风分离器为例,运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选择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得出旋风分离器内部气水两相流的运动情况和分布规律,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和分离器尺寸对进出口压降和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旋器的导向作用下,压缩空气螺旋向下运动,形成外旋流,随后向中间区域聚集,从出口排出,对于10μm及以上的大颗粒液滴,分离效率接近100%。入口流量和管径对进出口压降影响较大,对于流量较大的工况,适当增加分离器高度或管径有利于降低进出口压降。
2025年02期 v.43;No.203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8 ]